编者按:这段文字写于2019年,现在读来,文中观点对当下仍具启发与借鉴价值。于是稍作修改再次呈现给大家,欢迎一起参与讨论。
大部分的企业都在抢夺大众市场,只有极少数的公司耕耘小众需求。大众市场的特点是量大且低端;而小众市场则相反,量小但高端。
大众产品进入门槛低,生产标准化程度高。小众产品进入门槛高,作业标准化程度低。
大众需求品质诉求低,价格敏感度高。小众需求品质要求高,价格敏感度低。
大众市场竞争以排挤对手为主要手段,依赖资本和规模。小众市场以产品的独创性创造需求,依赖人才和创新。
大众市场经营者推崇商业模式创新以斩获用户。小众市场经营者依赖产品创新锁定客户。
大众市场以快速上量、铺摊子为战术,追求的是快速收获用户。小众市场以日拱一卒、耐心打磨产品为战术,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
做大众市场以规模效应摊薄成本以追求用户数量,攻小众市场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而使用户产生依赖。
14亿的人口的巨大市场,使得很多企业吃吃大众低端,就足以赚个盆满钵满,何苦费劲去琢磨高端小众?
其实,高端小众需求市场一直存在。只不过这个市场,一直被国外品牌占据,内资企业少有涉足。昂贵奢侈品如豪车、名表、包包,日常消费品如羽绒服、电饭煲、马桶盖,可曾看到过多少国内品牌的踪影?
当然,近两年来,随着全球化风向的逆转,西方对我国技术封锁加剧,众多自主品牌得以强势崛起,有不少声称已遥遥领先于国际大牌,实在可喜可贺。实际到底怎样,且交给时间和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如今的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形状,一端是豪华奢侈品,另一端是粗制滥造的低端货,两头都热乎,两头都火爆,这很好地解释了海外代购的持续盛行和拼多多的快速成功。
市场成熟度越高,同质化需求为特点的大众市场越萎缩,个性化需求为特征的小众市场越红火。可以预见的是,后温饱时代,随着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将会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粗制滥造+低价至上,很快将不会再有市场。
热衷于商业模式创新,到处寻风口、等政策的创业者和企业主们,是不是也该好好想一想高端和小众市场的需求了?
然而,既然高端又是小众,投入周期一定不会短,回报速度必然也不会快,可是其有利的一面也显而易见。因为小众,进入者就不会太多;又因为足够高端,一众竞争者也会逐渐出局。
于是,呈现在面前的将会是同业竞争压力小、利润回报厚的场景。经过多年的打磨和沉淀,成为业内冠军、长期统领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再向下望去,底部低端玩家却依然卷得生无可恋,你却能收获稳定的客户和合理的利润,且无需参与价格战和广告战,只须专心做好产品和服务,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惊艳和震撼,就能使得人们趋之若鹜,争相购买。这难道不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理想境界吗?
做企业,谁不想长盛不衰,谁又不想基业长青。可是,浮在水面上捕鱼捞虾,虽然吃得轻松,但总有一天会无食可吃。及早考虑下潜到更深的水域,才能看到更美丽的风景,拥有更广阔的蓝海。而且,水越深,抢食的同行玩家也越少,有足够的时间去细嚼慢咽,更好地消化吸收。
高端小众,虽不能让人轻松吃饱,快速长大,但一定会让人吃得更营养,长得更结实。从而在经营企业的马拉松中,跑得更远,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