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职业素养

– 01 – 

从大清末年国力衰败、落后挨打到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就百年光景。回望一个多世纪来,中国人民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内忧外患中历经几十年的战乱和纷争,最终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以及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历史性地选择了改革开放,从此国门大开、全方位拥抱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四十多年来,我们借助全人类科技成果,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成功跨越了西方社会走过的漫长的工业化历程,从农耕时代一脚跨入了后工业化互联网社会。

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相比飞速崛起的物质世界,社会精神层面短板却日益显现。感受最明显的莫过于职业场上人们的行为方式了。要知道,西方发达社会在清政府闭关自守、忙于应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击的岁月,走过了近两百年的工业化道路。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工业化体系对人口进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 02 –

先来说说农耕吧。自上古以来,农业耕作遵循着翻地、播种、施肥、收割的作业流程,接下来是储存、交易和消费,几千年来变化和革新甚少。而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则要复杂得多,很少有单个组织能独自完成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创造。从上游采矿、挖油到中游机器设备设计、制造,再到下游产出电脑、手机、汽车等消费类终端产品,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多门类产业网络。网络中每个节点则代表着某一功能完善的组织,承担着创造某一独特产品的角色。节点的上下游及左右链路形成了首尾相接、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从原料输入到成品输出,每个组织必须全力扮演好供应链中的专属角色,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因此,分工协作成为了经济社会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这不仅决定着个体企业的生死存亡,更是在多门类产业网络间建立起了全面的协同。在微观企业层面,每一职业个体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协作网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如同工业社会肌体中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恪尽职守,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社会才得以良性运转。

因而,职业个体的行为表现,不仅影响到个人生计,而且更深远地影响着在市场上流通的每一个最终产品的品质,进而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职场中的每一个体的行为表现都提出了要求。优胜劣汰的机制下,从职业市场中留存下来的,必须是胜出者。

概括一下:工业生产催生了供应链,供应链带来了分工,分工要求人际间的协作,协作让人走向职业化,全社会的职业素养就这样被推高了。

 

– 03 –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上规模的组织除了政府衙门就是地主庄园了,现代工厂数量不多且不成气候。政府属于行政管理机构,工作上的交互主要体现在对上唯命是从和对下发号施令。各相关部门间也以各自执行律法政令为主,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协作。地主庄园则更不用说了,传统农业耕作基本上靠天收,在用现代科技武装的大规模农场出现之前,并不存在产业链和社会分工。

此外,职业素养的提高,跟人口的城镇化也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不到20%,大部分人生活在乡村,以生产队为单位从事着田间耕作。同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了60%,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城镇,人们在工厂或办公楼里上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近20年,中国社会的城镇化步伐高歌猛进。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制造业的兴起,使得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至2020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0%

改革开放前我们只有1.7亿城镇居民。当前,保守估计约有8-9亿人口在城市生活或谋生。去除老年人和未成年,应该有近5-6亿人口在城市就业。这支劳动大军,除了原有城市职业人群及其下一代,以及通过教育从农村跳脱出来的年轻人,剩下应该有3亿就业人口是从乡村直接空降而来。

 

– 04 –

把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并不就是城市化了。大量带着农村生活习惯的人群,蜂拥来到城市生活,给城市原有的生活秩序带来的冲击是很大的。城市人口密集,公用设施众多,惟有人人自觉遵守公共规则、约束个体行为,大家的生活才能秩序井然,生活在其中才会感受到城市文明带来的便利。

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间生活模式,决定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无须受到太多规则的约束。因而把城市公共生活所要求的规则强加在他们头上,让其快速接受并严格遵守,是不合常理的。比如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甚至随处大小便,这些行为在乡间田梗司空见惯,也无伤大雅,可在城市却会引发严重后果。再比如,行人横穿道路、骑电动车逆行、无视交通信号灯的存在,这些在村道上再自然不过的行为,可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道路上,严重影响到了其它车辆和行人,进而引发道路交通灾难,危及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这方面血的教训每天都在发生。因此,可以想象,连规则意识都还不具备的这个群体,进入工作场所会怎样表现。这对组织和个人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

再举个例子,近两年在写字楼里泛滥的个贷公司和房产中介等,招用了大量无学历和素质要求的年轻人。他们在楼道里嬉戏打闹、随地吐痰、随处抽烟,把高端写字楼变成了乡村集市。更有甚者,往厕所隔间地面上大吐口水,大理石地板上星星点点的唾液,令人作呕,也让下一位如厕者,踮着脚尖、战战兢兢、如临大敌。这些年轻人,从家乡来到城市,带着乡村生活的习惯,使用着城市公共设施,给他人带来不便却并不自知。

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居住地的改变,而是在城市里生活、在写字楼和工厂里上班的人群的精神面貌的和行为方式。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用了六到八代人,参与到工业化体系下的社会分工,在分工协作的产业链里各自贡献自己的价值。每一个参与者对其上游的工作提出要求,同时向下游交付工作成果并承担责任。也就是说,蒸汽革命开始那一代人,就开始被工业社会和企业组织的游戏规则所约束和改造,历经几代人的进化和训练,使得人们对规则的认识已深入骨髓。

 

– 05 –

近两百年的人口进化对比仅四十多年的大规模造城,存在差异很正常。西方社会用了近二百年,训练并繁衍了一支职业化、有素养的就业队伍,打造并传承了一批有着成熟职业化体系的企业。而我们是占比超过半数的从农业人口转化而来的就业队伍,以及一些在资本的推动下野蛮生长的初创企业。于是我们看到的现状是,一方面职业个体在努力适应并不熟悉的城市生活,参与到完全陌生的工业体系中的职业分工,懵懵懂懂地应对着现代职业对个人提出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企业坐收着人口和发展红利,在急速扩张中也没有闲心去建立和优化工作流程以及体系等这些看不到眼前收益、却能够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的事儿。

同时,不得不承认,现实中我们也发现,长期在外企就职的人员,其职业度和做事风格要普遍优于本土企业的人员。之所以有这个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外公司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长期保持着领先地位,跟其历时多年打造并持续优化的成熟的运营体系和规范的工作流程是分不开的。他们来到中国以后,会继续保持全球统一的工作模式和行为规范,使得工作于其中的人们,哪怕在国内,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跟海外的总部人员基本保持着一致,于是我们看到了这部分相对而言更职业化的人群。

职业化+人文素养,称之为职业素养。职业化需要长时期的工业体系来沉淀,人文素养的提高则依赖教育。两方面我们都还欠缺,可见职业素养的提高,任重而道远。

2人评论了“聊聊职业素养”

  1. I have read several good stuff here. Definitely worth bookmarking for revisiting. I surprise how so much effort you set to make one of these magnificent informative web site.

留下您的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